催眠減肥之潛意識如何影響體重


很多心因行肥胖主要是跟情緒有關,跟我們深層潛意識的信念有關,所以減肥必須從潛意識角度去做才能不反彈,讓我們從一個催眠師的角度來看看身體肥胖的問題吧。

認同感--你可能是在孩童時期,認同模仿某一位權威人物。小時候因為有偶像或英雄崇拜的傾向,而自內心深處就無意識地認同此人物的種種,包括外表、體型。說話神情。走路姿態及喜好興趣等。

舒適感--這可能是你曾經在孩童時期,在媽媽懷里或是因為一個作為獎勵的食物而產生舒適感的連接。我們的文化背景中,吃是一種獎勵,吃是交朋友的方式,吃是一種享受,吃是表達親情或愛的一種方式,吃是緩解危機的一種方式,所以你喜歡吃。

挫折感--挫折感可以是你不想行動,而采取最舒適的方式行動----吃東西。

安全感--吃的行為可以產生“安全毯”效應。

自我責難--一般來說,當我們的社會認為胖是丑的,那么吃得過多而變胖,就能滿足這需求。有時我們潛意識需要我們變丑,因為某些過去或現實的創傷。

責難他人--若對方不喜歡胖子,過重可以是成為責難對方及懲罰對方的一種無意識的方式。如果他的妻子一直不滿意他的肥胖,而長期責難他,他很不滿意但也沒有辦法去抵制他的妻子,他就會用故意肥胖作為打擊妻子的一種方式。

回避異性--若潛意識相信肥胖是丑的,它就能產生一種肥胖的身體,作為回避異性的方式。對于在某種特定創傷或情境中,比如受過性侵犯的女性,他們就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回避異性。

性欲的替代品--食欲,性欲方面的挫敗,產生壓力。而吃成為一種處理壓力的方式。

殘害自己--這看起來有點過激,卻可能是事實。有些人受他們孩童時代的制約,內心隱含著傷害他們自身的需求,從小就被他們不斷洗腦認為他們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出息的,也因為沒有價值,他們有一種自我罪惡感,而產生被懲罰的需求。吃,正是一種反向心理的自我救贖。比如在問題婚姻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看到父母的矛盾第一感覺就是自己不可愛,父母不喜歡自己、不要自己了,自己不夠優秀所以父母才會不幸福。所以從小就會產生自己的低自尊,認為父母不幸福是自己的問題,這就可能產生殘害自己的肥胖。還有有的父母從小對孩子過分嚴厲,讓孩子看不到希望,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一無是處,也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固有之信念--孩童經歷會根植于潛意識想法中,例如,當你還是小孩時不斷地被告知:你會一直胖,因為家中所有的男孩都是胖的!小孩心中就會產生“我一定會發胖,這是我們家的體質及遺傳基因”的信念。

如果屬于以上的一些原因,肥胖就不是通過鍛煉能解決問題的了,即使通過鍛煉或者節食階段性地達到了減肥的目的,也會很快的反彈。這樣,催眠減肥,在潛意識中去處理肥胖后面隱形的獲益模式才是解決肥胖最根本的方式,那樣的減肥才是穩固的,不反彈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催眠 催眠術 催眠課程
    全站熱搜

    cuimian123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